刚刚结束的亚冠小组赛首轮,对于中超联赛而言无疑是一盆刺骨的冷水。上海申花主场不敌泰国联赛第八的巴吞联,武磊领衔的上海海港则在资格赛便爆冷出局,被泰国球队巴吞联淘汰,创造了队史耻辱纪录。而成都蓉城虽拼尽全力,仍在客场不敌实力强劲的横滨水手。
三支备受期待的中超劲旅,交出了首秀全败的尴尬答卷。这一刻,无数球迷在震惊与失落中,猛然回想起一个久违的名字——山东泰山。才发现,在当今的亚冠赛场上,最让人放心的,竟然还是这支来自山东的球队。
回首近几年的亚冠征程,山东泰山确实是为数不多能为中超撑起门面的队伍。上赛季,他们在与横滨水手、仁川联的死亡之组中杀出重围,主客场“双杀”韩国K联赛劲旅,踢出了近年来中超球队在亚洲赛场上最具血性和战术含量的代表作。尽管最终止步八强,但其展现出的顽强斗志和稳定的战斗力,赢得了尊重。
反观本轮其他球队的失利,原因错综复杂。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暴露出了对东南亚球队气候、技术流打法的严重不适应,以及关键时刻攻坚乏力的老问题。成都蓉城作为亚冠新军,则为自己的经验不足交了学费。这背后,折射出的是中超整体竞争力下滑、外援水准波动以及球队应对亚洲不同风格对手能力不足的残酷现实。
而山东泰山为何能成为“例外”?其底蕴和稳定性是关键。俱乐部管理层的长期稳定、青训体系的持续产出,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丰富亚冠经验,共同构筑了球队的压舱石。无论联赛环境如何变化,山东泰山始终保持着自身的节奏和建队思路,这种稳定性在需要多线作战和应对高强度对抗的亚冠赛场,显得尤为重要。
当然,将中超的亚冠希望完全寄托于一支球队并非健康现象。山东泰山的相对成功,恰恰反衬出中超整体水平的危机。其他豪强需要从这次挫折中深刻反思,从引援策略、战术打法和心理建设上,重新学习如何应对亚洲赛场。
亚冠联赛是检验联赛质量的试金石。首轮的全线溃败是一个强烈的警示:中超的“虚假繁荣”可能在亚洲赛场被轻易戳破。而山东泰山,如同一面镜子,既照见了自己的坚持,也映出了他人的短板。中超要想重新在亚洲赢得尊重,不能只靠一家“门面”,更需要整体的进步与强大。未来的路,任重而道远。